洋浦,多云有雷阵雨,北到东北风3-5级,雷雨时阵风6-7级,气温:25-32度


欢迎光临洋浦经济开发区
首页 > 洋浦旅游 > 历史人文
走读洋浦:传统石匠陈益安 一锤一锤敲出充满温度的石器
2019-10-21 14:38 来源: 发文机关: 【字体:   打印

苏轼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边石,尽是补天余。”赞美的就是石头。千百年来,洋浦人用石头晒盐、晒鱼,制作石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石匠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石器渐渐地成了“古董”,会制作石器的能工巧匠早已寥寥无几。而在洋浦三都区的陈益安,是现在为数不多还在坚持以手工制作石器的石匠。——题记

如果石头也有性格,那一定是“坚定不移”的。一块块顽石,在亿万年中沉默、坚守,世事沧桑、斗转星移。直到有一天,它们遇见了一双粗糙而灵巧的手,让它绽放出生命的光华,而从事这门工艺的人,我们称他们为石匠。


石匠,作为一个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行业,从古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了。石匠有粗匠和细匠两种,粗匠是把山上的石头采切成大小长短不一的原料石,细匠一般是在山下,或磨、或雕,最终成为精美的产品或是艺术品。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来自三都区的一位细石匠——陈益安。


陈益安,三都旧州村委会新春村人,从8岁开始就参加劳动,20岁开始学打石头,至今已有40多年,是现在为数不多还在坚持以手工制作石器的石匠。


“叮咚、叮咚、叮咚……”正在打石磨的就是陈益安。石磨分为上下两扇,下面一扇固定在磨盘上,石磨磨面靠的是上扇相对应的磨齿碾磨。


“我这石磨是别人预定的,打了一个月,石磨快做好了,石头原料是自己从山上找的。”说起老手艺,陈益安告诉我,从他父亲那一辈开始,村里就有人在从事打石器的工作。


洋浦三都一带处于火山地带,地势西高东低,火山岩石多,石头灰褐色,这里无石不成村,石头和这里的人结下不解之缘。修建鸡舍、猪圈、石槽,围造水井,石头不仅可以保护这里的海岸不受潮涌冲刷,使树木安然生长,还可以用来垒墙搭屋,随便哪一家房前屋后,都可以看到石头。


大约是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注意到了这些沉寂多年的石头。当时白马井一带搞建设,需要大量的石料,当时从湖南来的一批石匠,他们到洋浦采石,也融合当地最原始的打石头技艺,将打石头手艺的影响不断扩大,而这些人当中就有陈益安父亲那一辈的人。


“老人常说,那时候一天干活回来,就会看到荒地上垒好了不少了打好的石块,他们将打好的石头用船运输到白马井盖房子。”闲暇片刻,陈益安回忆着。


当时那一批南下的湖南人将石头装上船运输到白马井造房子,后来建设完以后,不需要这边的石头,湖南的石匠就回去了。洋浦的这些会打石头的人重操旧业,还是和往常一样去耕地、出海打鱼。

数十年后,也就是1992年,国务院批准洋浦设立为享受保税区政策的国家级开发区,接着洋浦港开工建设,洋浦走上了开放开发之路,不少村民靠打石头改善了生活。男的打条石块石,搞运输,女的打碎石。当时洋浦几乎所有的自然村都有了打石器的人。随处可见装满石头的手扶拖拉机在村路上来回穿行,裹着一块花布在石堆上打碎石的妇女沿路都有。一些村还渐渐地形成以打石为主业的“打石村”,原来属于三都的雷车村就是其中一个村子。


“他们那个村子当时有50多户人家,可以说石头让我们村和其他村子里的人都找到了生活的出路。”谈话间,陈益安放下手中的凿子,随手摸出一根烟,用火机点燃一支。

在建设洋浦港的那段时间,一块相当于两块红砖大小一样的石块,能卖到一角五分到二角二分一块。到陈益安这一代打石头的时候,是三分钱一块,到现在是一元一块左右。


已故的海南建省首任省委书记许士杰曾写有一首诗:“洋浦风波掀巨浪,而今中外共关怀,石头荆棘变珍宝,人面胜花处处开。”赞美因为洋浦建港,石头变为珍宝,村民参与到洋浦的开发建设中,欢乐走上美好新生活的情景。这首诗至今读起来仍有韵味。


打石头的人很多,但像陈益安这样手艺精湛的“细石匠”却少之又少。


陈益安说,要打造精致的石器,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步就是找石料。“选石料马虎不得,必须亲自到山上寻找,找到后要找车运回来。”选石料要仔细观察石头的颜色、硬度、纹理。在过去科技不发达的条件下,对于石头的硬度和纹理,就得靠经验了,有些人打了一辈子的石头,对石头的硬度和纹理都还只是懂些皮毛。


而选石料,陈益安有自己的心得。“凿石磨用的石块,首先要选择密度紧、没有明显纹路的,其次要是选用向阳石坡的石块,因为向阳的石块,该风化的已经风化过了,用起来放心。”


现在的采石工具比以前先进很多,有空压机、冲击机、切割机、火割机、打磨机等,由于人工的体力与工艺都不如现代工具来得快,有些石匠渐渐地转行,再也不打石器了。


面对这些,陈益安却不为所动,不忘初心,一直坚持打石器。“用手工凿出来的东西才有个性,看上去也有精神。”正如陈益安说的一样,通过手工凿出来的石磨,纹路细密,你触摸这些纹路,可以想象到那个打造它的石匠是什么样子的人。陈益安和他打造的石磨一样——朴实


真正的石匠或许就是把石头打成不是石头。“一个石匠,手艺是一回事,给别人的石材要做好,做人要讲诚信,不要被钱害瞎了眼睛。”陈益安一边说一边打石磨。这么多年,从各地找陈益安打石磨的人不在少数。


打石磨,要有锤、凿子,划线的钢尺等工具。“做好一个石磨,一般经过磨平石面、勾型、打磨内壁、外壁等工序。”每次打石磨,陈益安会先把石块打成磨盘,然后要确定石头的中心位置,用凿子将多余的石块一一凿掉。“凿的时候,得看准地方,凿多了还得重新来。”粗凿过后,还要经过细致加工,这样做出来的石磨才会精细。


石磨边上打一个长方形10多厘米大的孔,用来装“磨手”,“磨手”一般是用木头来做的


做好上面这些,石磨便差不多做好了。陈益安只需要对石磨进行简单的再加工和打磨便可以了。

“石匠是个苦活路,只有苦做苦吃,勤俭持家才不会饿肚子。”陈益安感慨道。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说的那句:“不管做什么,你对爱它才会做,如果不爱就不愿意做。”


随着社会的发展,石匠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石器渐渐地成了“古董”,会制作石器的能工巧匠早已寥寥无几。当问他为什么不放弃这门手艺时,陈益安却笑着告诉我,打石磨就跟娶老婆一样,是一辈子的缘分和福分,不能丢也舍不得呀。“每个石匠心中都有一把秤,这是机器不能代替的,只要我还有力气,还是会打石磨。”


采访结束后,我在想,陈益安之所以不肯放弃这门手艺,不仅仅是因为他执着持之以恒,我想更多的是他的一颗匠心,那心坚如磐石。

作者:邓晓龙,洋浦电视台记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洋浦经济开发区

主办: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    琼ICP备10200767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联系方式:0898-28833222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20    琼公网安备 46910002460005号

欢迎光临洋浦经济开发区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洋浦经济开发区
    中文域名:洋浦经济开发区.政务
主办: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
     琼ICP备1020076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20
     琼公网安备 46910002460005号
运行维护:洋浦经济开发区政府网站管理中心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