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66511071-4/2025-46132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 发文机关:洋浦经济开发区 成文日期:2025-02-26 10:55
-
标 题:
儋州市人民政府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 文 号:发布日期: 2025-02-26 10:55
- 备案登记号:
-
废止日期:
时 效 性:有效有效
儋州市人民政府
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4年,儋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儋州洋浦赋予的使命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明确的目标方向,将改革精神贯穿始终,不断提升法治建设质效。现将我市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坚持统筹推进,更好发挥法治引领作用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抓好“关键少数”学法用法,制定印发《2024年儋州市委(洋浦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暨读书班学习方案》《关于2024年儋州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暨读书班学习的实施意见》,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宪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重点专题。组织全市90家单位(含16个镇、3个办事处)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等形式围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内容开展专题学习272场,邀请有关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42场,不断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
2.健全党领导法治建设制度机制。以“述法、督察、考核”推动各环节衔接联动,制定印发《儋州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在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上开展现场述法活动,推动各单位将法治建设与部门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在全市各部门开展推进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法治领域改革工作,对全市47家单位进行法治建设书面指导、6家重点执法单位进行实地指导。提前谋划法治考核评价工作,对标年度法治建设考核要求,组织开展法治建设工作培训。三大动作形成有效闭环,全方位、多角度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职责,全力打造我市营商环境法治化“样板间”。
(二)坚持深化改革,完善依法行政体制机制
1.高质量推进行政立法。一是切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针对儋州市矿山生态修复存在修复主体责任不实等问题,全力推动儋州市首部地方性法规《儋州市矿山生态修复规定》正式施行。二是依照《儋州市人民政府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政府规章程序规定》的要求,完成《儋州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规定》《儋州市东坡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等两部地方性法规立法项目提请工作。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管力度,推动《儋州市征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暂行规定》等94件行政规范性文件按规定废止,营造公平透明法治化营商环境。
2.强化行政复议诉讼工作责任。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强化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功能,调解和解结案案件49件,占结案案件的21.40%,较去年有所提高,全力推动更多行政争议化解在行政复议程序中。加大行政败诉案件责任追究力度,2024年通过“监督一张网”平台发起监督案件27宗,全市通报典型负面案例5宗,约谈4个单位负责人,倒逼法治建设的责任落实。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实现“应出尽出”,让“民告官、见到官”成为新常态。
3.推进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实现破题。一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机制,在市司法局加挂“儋州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办公室”牌子,明确司法行政部门作为市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承担行政执法监督具体事务。二是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体系,起草《儋州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监督的范围、方式、程序及法律责任等内容,有效提高我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三是通过开展2024年儋州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编制并印发《儋州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指导手册》、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方式,有效推动我市行政执法能力提升。
4.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改备案工作。为解决部分审批事项存在审批流程繁琐、耗时较长,影响事项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的问题,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梳理形成《第一批审批改备案事项清单》。二是落实政务服务“零跑动”改革。目前儋州市政务服务事项总数为2364项,“零跑动”可办事项为2245项,可办率达97.45%;集中政务服务力量,除涉密等特殊原因外,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政务大厅统一管理。对因场地限制无法进驻综合性政务服务大厅的社保中心、就业中心、车管所等5个专业大厅,加挂“儋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某分中心”牌子,实行统一管理。全面推行“儋洋通办”,梳理市政务中心那大办公区、洋浦办公区两个政务服务大厅通办事项,实现政务服务精准匹配,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实现两地企业群众异地办事无差别办理、就近办成事,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难题。三是开展政务服务领域“隐形壁垒”清理整改工作。落实《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关于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办件结果物”分类规则的通知》精神,及时关联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模板。梳理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指南和材料清单,确保办事指南材料清单之外无材料,线上线下收取的申请材料保持一致。解决违规设置审批门槛,不合理限制和差异化待遇等“隐形门槛”。
5.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一是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与资规、住建等业务监管局加强沟通联系,主动邀请相关责任单位、司法行政部门、司法机关会商研究,最大限度减少分歧,避免事情久拖不决,形成新的历史遗留问题,2024年以来,共召开联席会议15次。二是强化“行刑衔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多次与市检察院、市公安局等部门召开座谈会议,对线索移交、案件办理等方面进行研讨,建立工作会商机制。2024年以来,移送公安机关查办案件线索20宗;对私屠滥宰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执法,查处违法案件11起,捣毁私屠滥宰窝点11处,查获不合格猪肉产品2226.1公斤。
(三)加强基层治理,持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1.深化府院良性联动。一是完善细化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府院信息沟通、数据共享、协调联动等工作机制,经会商后市政府及行政机关主动纠正行政行为,当事人撤回起诉24件,撤回对市政府(含洋浦管委会)复议申请8件,推动解决行政诉讼案件“两高一低”等重大问题。二是进一步深化诉调对接,成立儋州市行政争议调处中心,印发《儋州市行政争议诉调联动工作机制(试行)》,成功搭建行政争议纠纷化解平台,并依托该平台协调、推进、委派、调处行政争议纠纷19宗,标志着儋州行政争议纠纷化解工作迈出新步伐。三是首次全市行政诉讼案件庭审观摩活动暨府院联动联席会议在市法院召开,通过“零距离”旁听、“沉浸式”体验、“互动式”交流,全方位增强行政机关及执法人员法治意识,实现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和司法审判工作水平“双提高”的具体实践。
2.积极创建多元化解平台。依托综治中心创建村级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服务平台初心调解室,通过整合资规、司法、公安、市场监督管理、综合执法、驻村干部等力量,形成集接访、咨询、调解、帮扶等为一体的综合平台。2024年,我市在完成中和镇黄江村委会、南丰镇油文村委会2个初心调解室(亭)示范点创建并投入运行后,将在全市范围全面铺开初心调解室创建工作,开展“星级化”创建活动,表彰奖励在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初心调解室,不断提升运行质效。
3.狠抓安保维稳工作。市公安局以开展“夏季治安行动”“护苗专项”活动为抓手,以多元化解机制为载体,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源头稳控措施,实行每周、每月、每季度定期排查制度,持续跟进未化解的矛盾纠纷,尽力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强化社会面管控和通道查控,严密各项管控措施,确保绝对安全。围绕政治中心区、党政机关、繁华街区、医院等重点部位,依托有关单位和基层组织,发挥“135”快速反应机制、“警保联控”警务模式优势,发动警保联控队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巡逻防控、协助处警等工作。
(四)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更好服务高水平开放
1.推动全市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公共法律平台融合发展。积极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943件,其中刑事案件1435件,民事案件508件;帮助受援人挽回损失280.67万元(其中帮助农民工挽回损失165.01万元),受援案件中涉及老年人41人次,未成年人453人次,妇女70人次,农民工300人次,免费解答群众来电来访法律咨询13648人次;自助终端机服务来访群众1831人次,实现应援尽援。
2.开通公证行业“企业绿色通道”,提供高效便捷的公证法律服务。与省外事办联动推出“领事认证公证处代办”便民措施,代当事人办理领事认证(海牙公约附加证明书)等涵盖涉外公证、国内领事认证及国外驻华领事馆认证。申请人如申请联办代办认证及邮寄收件,可坐等公证书上门,享受便民服务。
3.挖掘地方特色,打造普法宣传新品牌。运用“线上+线下”普法模式,儋州、洋浦广播电视台等市级融媒体平台开设《关注“宪法宣传日”》专栏,推出电视专题栏目《法治儋州》,以案说法,普及法律知识。成立“李阳法宣工作室”“9500”宣传团、“儋检护小侬”“蒲公英”普法团队等宣讲品牌开展宣讲。大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木棠镇铁匠村委会法治文化乡村建设、中和镇东坡书院和黄江村委会法治宣传建设、南丰镇油文村等四个法治文化乡村,扩大法治文化阵地覆盖面。2024年,全市共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讲座活动522场次,进一步提升了公民法治素养。
4.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构建多元化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一是我市不断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式,多渠道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联合省律协儋州工作站对全市涉外法治人才进行摸底排查,建立了涉外法治人才库。二是为建立健全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商事纠纷“一站式”综合性调解服务机制,挂牌成立了海南国际仲裁院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洋浦经济开发区工作站,2024年以来调解工作站共受理纠纷4宗,调处成功2宗,引导走诉讼途径2宗,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三是洋浦法院不断提升涉外审判专业化水平。全力打造专业化涉外审判团队,确保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审判质效。2024年共受理涉外案件120件,其中涉外因素16件,主要涉及到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美国、泰国、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加拿大、印度等10个国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4年,儋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但法治政府建设实践中仍然存在薄弱之处。一是依法行政能力水平需要提升;二是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仍需推进;三是基层法治化治理机制仍需完善,行政争议化解效果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要点
(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遵循,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二)重视法治建设,压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
落实《儋州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明确规定各级党组织、行政机关负责人负有法治建设的具体职责任务,督促检查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对照要求制定细化任务清单,将法治建设与本地区本部门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
(三)优化营商环境,助推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深入贯彻“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和省委工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儋洋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部署,做好“执法服务发展”的关键工作,时刻践行“店小二”精神,始终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四)加强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全面监督
持续开展重点领域行政执法监督,围绕全市中心工作部署开展行政执法监督专项行动,推动建立和实行行政执法告知制度落实,扎实开展基层司法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试点工作,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五)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形成有效工作合力
加强府院联动解决争议矛盾问题,联合多部门建立调解、仲裁、复议、诉讼等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构建纠纷源头解决、调解优先、复议纠错、诉讼兜底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把更多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实现各类矛盾争议的源头预防和有效解决。